查看原文
其他

去世14年的他“重生”与妻“相逢”?背后隐情瞬间让人泪目……

以下文章来源于德国优才计划 ,作者德国优才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死亡能否算是生命的终点?

对有些人来说,是另一个开始。


前不久,

一张特殊的夫妻合照传遍网络,

乍一看到照片中这两具白骨,

想必很多人都感到害怕,毛骨悚然。



可这些来祭奠的人,

看到并肩站在一起的“他们”,

几乎所有的人都瞬间泪目……



这对伉俪,丈夫离世14年后“重生”,

而妻子终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

与爱人“重逢”,

他们到底是谁?

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切,要从他们的爱情讲起,

他,叫李秉权,她,叫胡素秋。


最初相遇相爱的两人,
其实别说门当户对,
根本就是一天一地。
他来自腾冲,
出身寒微又因父母早逝成了孤儿,
是靠兄嫂织布卖布,
送他读到高中毕业,
之后他靠自己的努力,
考上了云大医学院。


而她出身显贵,
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护国名将胡瑛,
曾任黔军总指挥,第38军军长,
还当过云南省代主席。

图为胡素秋大学毕业照。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在大学,
“穷苦学生”和“大家千金”相遇了,
她如众星捧月,追求者甚众,
但偏偏却是这个穷小子,
令她芳心相许。

那时的他,每天在图书馆看书,
到晚上10点闭馆,
再跑到茶馆继续看书,
因为买不起茶,
每次只能要一杯白开水,
她将这些都看在眼里。

1948年毕业后,
当他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
买了一只派克钢笔向她求婚时,
她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后来她说:
“是他的自强不息,勤学刻苦,
还有一往情深,打动了我。” 

1949年两人喜结连理,

从此相濡以沫,携手相伴了一生。


李秉权胡素秋结婚照


新婚不久,

两人被聘到云大医学院,

成为新中国的首批医师。

从那时起,

他们再没离开过医学领域。


上世纪40年代云大医学院实验楼


夫妇二人皆倾心医学,

还你追我赶,进行“比赛”。


他是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

在云南率先施行开颅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和颅内外血管吻合术;

首次施行“人体大脑半球切除术”;

在国内首次为一双头畸形人

成功切除寄生性小头等。


图为李秉权在做手术。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因为李秉权多年卓越贡献,被授予一等功。


她也“不甘示弱”,

成为云南妇产科专家,

编写中国第一部《妇女更年期卫生》,

及多种培训教材、讲义和讲稿。

上世纪70年代初,她承担巨大风险,

带着只有14岁和16岁

两名学员值夜班,

一夜间顺利处理3个顺产、2个剖腹产,

完成了一个急诊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

她还为祖国培养众多年轻医师,

参加医疗队时,白天镇守病房,

尽管脚肿得厉害,

晚上还坚持站着为基层医疗人员授课。

她对待产妇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曾亲自为在医院分娩后的学生,

用便盆接小便并倒掉,刷干净便盆。


图为胡素秋工作照。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几十年过去,两位老人,

成为云南著名的“医学双雄”,

他们把一生,

都投入到热爱的医学事业中,

教学、科研、门诊、

手术、救灾、下乡医疗......

终年像蜜蜂飞来飞去。


他们忙得没有时间照顾子女,

儿子李向新很小的时候,

一家人挤在宿舍院子,

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

父母回家刚准备做饭,

院里的大喇叭,

就传来“李秉权,急诊!”

“胡素秋,急诊!”的声音,

他们匆匆离去,

没有饭吃的李向新只能靠喝水充饥。


李向新说,父母真的太忙了,

几十年里,

一家人过着一种奇特的生活:

大部分日子,

全家人都是各自去食堂吃饭,

甚至过年也不能团聚一桌;

即使偶尔能在家吃饭,

主食不是米饭、面食,

而是饼干点心为餐。

因为父母经常一天忙碌十几个小时,

累得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睡觉,

醒来还得看书著文,

根本没时间做饭,

只好用饼干点心充饥。


甚至因为太忙,

他们差点就失去了儿子。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在珠海合影。


那是1957年,胡素秋到上海进修,

而李秉权正在为脑外门诊而日夜忙碌。

一日,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李晴霞放学回来。

看见4岁弟弟李向新睡在床上,

手脚冰凉怎么喊都不醒。

她赶紧去医院找父亲,

他回家见状顿时惊慌,

抱起李向新就往医院跑。

检查是中毒型痢疾,

(细菌性痢疾的危重临床类型),

事后他声音颤抖地对女儿说:

“差点就......

好孩子,你救了你弟弟的命。”


他们也因为忙碌而无法尽孝。

那时胡素秋经常要下乡巡诊,

有一次刚到偏远的乡下,

就得到她母亲去世的消息。

一边是等着救治的贫苦村民,

一边是最后送一送自己的母亲,

忍着悲痛,她硬是没有回来吊孝,

选择了服务更多人民。


他们也忙到顾不上彼此。

多年操劳她落下病症,

不得不做子宫切除手术,

可中途发生大出血休克,

当时他因为有病人要抢救,

未能守护妻子。

后来,70岁高龄的她不慎跌倒脑出血,

这一次他亲自操刀,

把妻子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李秉权胡素秋夫妇游昆明大观公园(1995年合影)。


从医几十年,

不收病人礼物是他们的家风,

不过,家风偶尔也会破例。


有一次一个病人远道来昆明,

特地带一只大公鸡,

李秉权不忍心让他再带回去,

只好请护士送到市场去称斤问价,

折成现金后又交还给送礼者。

后来,遇有一些病人,

坚持送些土特产,

他们都会收下,

但会立即把家中现成的物品,

加倍回送人家。


勤俭节约也是他们的家风,

冼菜的水、拖过地的水,

保留下来冲厕所,

接到来信总是小心拆开,

把反面粘好,又做成新信封再次使用。

家里几十年不添不换家具,

第一个沙发是在1983年,

大女婿帮买的,

那是用铁路修车淘汰的破旧木板做架,

用若干弹簧支撑的最早一代简易沙发,

30年过去,他们夫妇一直还在用它。


几十年来,

胡素秋坚持把在家中晒干的橘子皮,

送到医院的中药房;

遇有事不能出诊,

李秉权都是亲自到挂号室告知停诊。

二老80大寿时,

坚决拒绝学生贺寿……


胡素秋70岁退休后,

一直坚持在专家门诊坐诊,

工作至85岁高龄,

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工作岗位。

李秉权也同样,

坚持工作到再也拿不稳手术刀。

而退休后,当了一辈子医生、

教了一辈子学生的他,

动了一个念头。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夫妇在家中合影。


他深知,一直以来,

可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遗体太少了。

他大学时代由于教学标本极少,

只能和同学顶着日机轰炸,

去圆通山乱葬岗,

找无名尸骨做医学标本。

如今虽然不用冒险找尸骨,

可医学院基本都是32到35个学生,

共用一具遗体,

而这些是无法满足临床科研需要的。


作为医生,

他比谁都明白医学标本的重要性,

作为老师,

他为祖国未来医学事业深感忧虑。


李秉权教授


于是,

他不只一次地对妻子和3个子女提出,

自己死后要捐献遗体,

“我当了一辈子医生,

死后也要为医学做点事。


可对于他的这一决定,

妻子和儿女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

“‘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遗体捐了,让后人去何处祭拜?”


儿子李向新说:

“父亲公开要捐献遗体的决定时,

同为医生我也难以接受,

沉默着走出房间,

后来冷静了一段时间,

我理解了父亲的心,

在我选择学医时,父亲就跟我说,

‘从医不是职业,而是事业;

作为一份事业,你要奉献一生’。”


最终,经过多次沟通,

家人都同意了他的心愿。


图为李秉权生命最后岁月。


2005年,

他在病榻上签署遗体捐献书,

3月,83岁的他在昆明逝世。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

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

为医学做一些贡献,

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

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

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

可以做病理解剖;

解剖切完用完之后,

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这是老先生最后留下的遗言。


他是云南医学界捐献遗体第一人,

遗体被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骨架被制作成医学标本,

陈列在学校生命科学馆内供教学使用


李秉权教授安放于玻璃罩内。


他走了,最难受的莫过于妻子胡素秋,

从此她形单影只,但她知道,

这辈子和他只是暂时别离。

因为在丈夫离开的同一年,

她就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和丈夫一样,百年后捐献遗体!


而在丈夫走后,

大家都担心她会承受不来,

她却一如往常和大家谈天,逗弄儿孙,

直到后来读到她的《九十自述》,

才知道爱人离世,

于她而言是多大的痛苦。


她写道丈夫去世后的感受,

“巨大的打击突如其来,

令我痛不欲生,归家后彻夜未眠,

前思想后,忆及他的话语,豁然猛醒。

作为未亡人的我,应该听他的话,

多考虑一下所有关心爱护自己的人们,

一定要好好活着。”


他走后家里书房摆设一如从前,

她说:

“这样才能感觉到他还和我在一起。”

记者去采访,

看到的是几十年前的陈旧家具,

老人就住在这,

简单到可以用寒酸来形容的家。


陈旧的家具


在她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

依然时时绽开着那慈祥和善的笑容。

她的双手有些抖颤,

我们已不能想像,

她当年如何用这双灵活的双手,

去剥离胎盘、

用手推的方法去帮助产妇,

迎来一个个新生命了……


她用颤抖的双手,

从纸袋中取出那一张张奖状、

荣誉证书,还有那些发黄的讲稿、

论文等各类资料。

这就是这个家徒四壁的屋子里,

她最珍贵的财产。


胡素秋老人生前最后和家人合影


10年后的2015年冬,

她追随丈夫而去,

并也将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她在遗嘱中写道:“眼角膜、

进口晶体、皮、肝、肾等,

供给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


胡素秋遗嘱。



在她逝世4年后,今年9月25日,

两位老人的骨骼标本“会面”,

被一起安置在,

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

     时隔多年,他们终于“重逢”。


当人们看到他们,

再次并肩站在一起时,

无不瞬间落下眼泪,

“感觉他们‘重生’了,

以一种特殊方式延续他们的爱情,

也回到他们热爱的讲台,

世世代代向学生传授人体骨架奥秘,

传授这种精神。”



在生命科学馆中,

两位老人的家属们久久流连,

女婿林文俏说:

“我们见到岳父岳母的骨骼标本,

当目光落到骨架左侧的,

‘李秉权教授生平’几个字时,

妻子顿时热泪盈眶,

她没有想到,

如今父母竟会以这种方式重逢。”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后人。刘冉阳摄


家属们还送来了老人的遗物。


图为昆明医科大学接受李秉权后人赠送的遗物,李秉权80余岁高龄坐诊时的工作卡。


两位老人的遗物和照片


在玻璃板下,平整地压着一张纸,

上面是李秉权,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50周年,

写下的《祖国颂》:

救死扶伤献丹心,医风医德为人民。

神州万众身心健,赞歌高唱盛世情。


李秉权当年写下的《祖国颂》


而当日的这场“重逢”,

也深深震撼昆明医科大学的,

“90后”“00后”学生们,

大家纷纷献上致敬的菊花。


图为李秉权、胡素秋的亲友及昆明医科大学师生鞠躬致敬。刘冉阳摄


生为人民服务,逝为无语良师。

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

入馆须知里,学校告诫学子:

“人体标本,

是具有非凡勇气的遗体捐献者们,

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敬重无语良师,志做医学精英。”


图为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的捐献墙。1990年至2016年,向昆明医科大学申请志愿捐献遗体的民众已达600人。刘冉阳摄


人世间最浪漫的两件事,

是以身许你,和以身许国,

这对为共和国医学事业,

奋战至生命最后一刻的夫妻,

又在离世之后,

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血肉躯体,

胸中有大爱,何处不人间,

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另一种开始,

因为他们的灵魂,已在大爱中重生!

泪水中,

我仿佛看见已化身白骨的夫妻,

肩并肩幸福的微笑......


致敬,为无私伟大的灵魂!

感动,愿生生世世爱永存!



往期文章

荐读 | 胡歌发文:同志们,永别了!背后藏绝密往事

荐读 | 92岁中国流行歌曲之父:护士,给我输五粮液!
荐读 | 黄霑侠气冲天,文山画美词甜:中国风最爱哪首
人物 真正厉害的人,可以低调到什么程度?

人物 | 她是中国半导体之母,被誉为“中国的哈佛校长”
人物 | 终于明白为何2000万人羡慕李子柒的生活?

深度 | 乡镇赌博业,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溃疡!

深度 | 中小学教师被形式主义害得苦不堪言,这何?

深度 | 微信点击右上角,竟还有一个隐藏小功能…

评论 | 专家建议取消探亲假,网友:??????
评论 | 最高级的聪明,是以诚待人

声明:“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63076340,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也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将按国家相关规定支付稿酬。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刘小草 | 校对:赵岑

觉得不错,记得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